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推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建议中指出十二五期间高等教育需要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优化结构,革新教育模式,使学生得到好的教育。因此教师应该突破旧的传统观念,树立全新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革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现在现实状况是学生入学英语水平差距巨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此提出明确需要:各校应根据学生的实质英语水平组织教学,实行分级教学。
1、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语言学习的成效却取决于很多方面。中国自孔子起就倡导因地制宜,充分知道学生之“材”,才能因其“材”而施教,从而达到教育的最好成效。Spolsky(1989)论述二语学习条件时候提出了在学校进行的正式外语教学中学习者本身的智商水平,个性特征和语言天分等方面影响学习成效。不一样的学生在声音的分辨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转化能力,表达能力等各方面具备不一样的水平。这类不同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影响到学习者学习语言的成效,且不会由于外在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这类最基本的语言学习条件的不认可味着不同能力水平的学习者同意相同的教学是不公平,而且行不一样的。
从硬件上看,现在大学教育中,教程的多样性,电脑选课、排课的快捷性,教室安排的灵活性,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便捷性等,给分层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从软件上看,大学英语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英语语言基础好,拓展能力强,从而既能上基础语言课程,也能胜任高水平的语言拓展课程。大学课程安排自主性强,英语教师可以在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引导下,选择教科书,设定课程、教学计划,安排考试内容等等。
2、分层教学的基本模式
分层教学模式的确立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从而进一步设立教学目的,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及过程,还需要打造综合评价系统,最后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可以使用入学考试的方法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
1、低层次
针对这部分学生实质水平拟定出大学英语教学目的和教学计划。教学目的是:学习认知2500个单词,其中1500个左右的词语为积极词语,也就是说学生能正确拼读,英汉互译。借用词典等工具备初步阅读有关专业的英语资料的能力,能进行简单的平时和职场口语交流,并具备肯定的自学能力。老师在教授基础语言常识的同时提供学法指导,培养语言实用技能,并且疏通学生的心理障碍。
教学过程中要把基础语音和基础语法常识作为要紧内容,打好基础,为进一步学习提供保障。教学安排10个学时的语音基础,老师解说音标,单词发音规则,拼读规则。
50学时的语法入门知识,老师需要给这个层次的学生系统地解说语法常识。这批学生假如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这个补充学习的好机会,大体上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动力比中小学生强,他们就能较快的整理原有些残缺常识,从而打下一个扎实基础,以便未来的进一步提升。剩余的课时应该培养学生的职场英语及有关专业英语。
教学评价也应该进行综合评价,重视评价学生实质水平的提升程度与对自己英语水平的信心认可指数等方面。客观量化评价可以参考学生的大学英语三级考试的分数,来评价教学成效。
2、中层次
该层次教学目的是:学习认知4000个单词,其中2500个单词为积极词语,即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掌握熟练运用,包含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学生学会肯定英语语言常识和技能,具备肯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借用工具书阅读和翻译有关专业的英语资料。在课堂上,日常及职场中能进行简单有效的英语口头和书面交流,并具备较强的英语自学能力。
这个层次的教学需要老师在巩固学生已有常识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必要的学习技巧。教学活动可以提升语言应用能力,并重视加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英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巩固加大后,可以拓展更多延伸课程,如:职场英语,新闻英语,英美文学,英语写作,考研英语等课程。
教学评价应该综合考查学生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实质应用能力,客观量化评价可以参考学生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
3、高层次
这部分学生词语量大,入门知识相当扎实。针对这种学生应该拟定更高的教学目的:学习认知8000单词,其中4000单词为积极词语,具备较高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尤其是能熟练用有关专业英语,同时加大人文素质教育。使得他们在毕业后能非常快进入以英语为主的环境进修、工作或生活。
应该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如旅游专业的学生就应该学习旅游英语。另外,可以选修一门英语课程,如:报刊阅读,英美文学等来提升人文素养。该层次学生的阅读和听力能力强,但口语和写作方面相对较弱,所以课程中应该加大这两方面的练习。这个层次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是缺少师资,由于专业英语在英语教学中占非常大比重,所以英语教师需要确立我们的研究方向,努力提升自己水平,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大学英语进步提出的需要。
教学评价应该考查学生实质应用能力,让学生写有关专业论文,由于写作能力在学生的未来的工作中有要紧用途。也可以鼓励学生参加托福,GRE,雅思等考试,既能客观有效的测试学生的英语水平,又能对将来进一步学习和工作提供帮助。
3、总结